——记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森林公安局之信息化建设篇中国绿色时报5月15日报道(记者苑铁军通讯员柴明清)拿着别人的地图,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面对基础薄弱的短板,郏县森林公安局并没有等、靠、要,而是通过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运作,积极摸索向科技要警力的新路子。名副其实,很有价值,完善提高2011年8月29日,河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候怀堂在郏县森林公安局调研时作出如此评价。因陋就简,二手电脑促信息化起步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同样是一种能力。
2010年12月底正式挂牌成立后,郏县森林公安局就将实现工作信息化这个关键点牢牢锁定。郏县森林公安局局长王军芳说,实现信息化,就是郏县森林公安局实现超越的起跳点。但这个起跳点并不好画,资金就成了大问题。因陋就简。
郏县森林公安局从二手电脑市场以每台1050元的价格一次购置了10台二手电脑,通过专家严格处理、检测,最后批准接入公安网,奠定了全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解决了一个难题,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至。
许多民警早已养成用纸和笔的工作方式,于是对电脑办公产生了畏难情绪。王军芳说,用电脑办公就和习惯用纸笔一样,只有狠抓信息化意识的培养,才能让他们习惯用电脑和网络工作。为此,郏县森林公安局专门开辟了自己的网页,所有工作信息都在网上发布,民警们不得不开始恶补电脑知识。从学习请教到应用实践,民警们在工作中慢慢地尝到办公信息化的甜头。
2011年3月至4月,郏县滥伐林木、无证运输、非法收购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2.4%、25.6、30.8%这组数据,让全局民警都有些惊讶。王军芳说,办案过程中,民警利用电脑查找线索比手工找查档案资料的效率提高了数倍,办案时间不仅缩短,效率也提高了。现在,郏县森林公安局民警们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形成了上班先开机,开机必上网的习惯,案件信息采集也做到应采必采,应录必录。为实现信息化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郏县森林公安局开通的一台外网电脑,与林业业务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共享,民警们随时可以调阅采伐证、运输证等相关工作信息,这为办案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
免费软件,助案件办理规范化办案非规范化,曾带给郏县森林公安局深刻的教训。2005年,县森林公安局的前身林业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在办理一起滥伐林木刑事案件时,认为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竟擅自作出林业行政处罚决定。最后,这位民警只得脱下心爱的警服。王军芳说,我们曾经为工作中不规范执法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绝不能让这种错误再次重演。
郏县森林公安局推进办案流程信息化开始明显加速,全局办理案件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受到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好评。完善还在继续。公安警务信息管理系统在地方公安机关应用比较成熟,但在森林公安系统却依然是个新鲜事物,王军芳曾为此咨询过几家软件开发公司,但对方报出了30万元的天价。天价费用成为无法承受之重。
能否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把事办成?只有另辟蹊径。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足够资金请软件公司进行开发的情况下,郏县森林公安局开始摸石头过河:局里的几名有一定电脑知识的民警进行规划设计,并围绕林业资源、行政管理、列管人员三大板块内容逐步形成系统的粗线条轮廓。
虽然有了系统轮廓,但是,森林公安警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编程最终还是要靠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没有钱也要解决问题。
王军芳邀来大学同学喝酒,酒酣之时将想法全盘托出,碍于交情,好友答应为森林公安警务信息管理系统免费进行程序编程。就这样,免费的森林公安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在郏县森林公安局使用,为民警执法办案提供了极大便利。王军芳说,通过办案流程信息化,全局规范完善了办理各类涉林案件的证据规格,保证了取证不遗不漏;电脑制作的问话笔录模板,按照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九大要素设计,使用方便快捷。
拷贝的县公安局刑事技术现场绘图软件,民警通过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绘制规范、美观的现场图。郏县森林公安局目前已实现了案件一律上网办理,不仅严格了程序,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而且案件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在,郏县森林公安局又开始筹划新的信息化建设升级方案。
本文来源:必赢国际437网页版-www.sxtlled.com